比特幣其實不能抗通膨│財經
比爾的財經廚房 90
這個題目,看起來有點反直覺。不是許多比特幣的信徒們都說比特幣就是可以對抗美國印鈔嗎?這邊想先說結論,就抗通膨的概念來說,我們是希望貨幣的購買力維持或是不要下降,錢不要變薄了。從定存族的角度來看,通膨大多是緩慢漸進的,如此說來對抗通膨的工具,也應該要是緩慢漸進的,波動小的,也因此比特幣這個資產,他的波動性太大,其實在第一關就會被刷掉。以比特幣為例,BTC的年化標準差(用來衡量波動性的指標)大約有 65–70%,而美股S&P500的標準差大約是15–18%,定存族如果想投資比特幣來抵禦通貨膨脹,可能還沒來得及享受抗通膨的效果,幣價的波動就已經把抗通膨的好處給吃掉了。
●什麼是通貨膨脹?
●經濟成長、資產價格與通貨膨脹
●貨幣的流動速度
什麼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又是如何定義的?通常判斷通貨膨脹的一個最明確的指標就是物價全面且持續的上漲或者上升的速度很快。值得注意的是,通貨膨脹主要看的不是物價的絕對水準,而是物價上漲的速度和幅度。例如物價水平每年上漲1%或2%,大家感受不會太明顯,但如果上漲5%或10%,那麼這個風險就明顯大得多了。判斷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是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年增率。在美國、歐洲和日本這些成熟國家,CPI每年的漲幅通常被控制在2%以內,也就是說只要每年CPI的漲幅不超過2%,就被認為沒有通貨膨脹。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經濟發展比較快的開發中國家,人們通常認為CPI漲幅在3%或者在3.5%以內,就屬於低通貨膨脹的狀態。如果這個漲幅達到兩位數,就是非常嚴重的通貨膨脹。
經濟成長、資產價格與通貨膨脹
那麼為什麼常會聽說,房地產、股票、甚至比特幣可以對沖通膨的風險呢?難道之前講的都是錯的。其實也不是。目前市場簡化版的說法就是將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簡化成「印鈔票」。事實上,我們之所以關心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特別是關心其貨幣政策是寬鬆還是緊縮,主要是因為它會影響經濟成長、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這三大經濟體系的指標的走勢。
理論上,中央銀行降息或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資產價格就會出現上漲的趨勢,這聽起來非常簡單,然而,實際上根據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來準確判斷資產價格走勢,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首先,要預判和猜測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如何調整,提前做好投資決策,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次,中央銀行升息、降息與資產價格之間的關係並非絕對的正相關。升息不代表資產價格一定會下跌,降息也不代表資產的價格一定會上漲。前面我們所說的資產,特別是金融資產的種類非常多,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等,貨幣政策對這些資產價格走勢的影響往往也並不相同。
根據最基本的貨幣數量理論,我們可以推導出一個經濟成長、通貨膨脹率和資產價格成長三者關係的基本公式:
M2的成長率=GDP成長率+通貨膨脹率+資產價格的成長率
同時,透過這個基本公式就能倒推出資產價格成長率的算法:
資產價格的成長率=M2的成長率–GDP成長率–通貨膨脹率
在貨幣理論中,依據貨幣變現及流動性的快慢,可以分成三個層面,第一個層次是貨幣(M0),即市場流通中的現金;第二個層次是狹義貨幣(M1),即M0加上活期存款;第三個層面是廣義貨幣(M2),相當於M1加上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M2和資產價格之間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經驗法則,依照這個法則來判斷資產價格走勢,你就能夠把握基本的趨勢,可以根據M2的增速來判斷資產價格的走勢。舉例來說,中央銀行宣佈明年M2成長率是10%,GDP成長4%,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3%,代入公式即,10%–4%–3%=3%,也就是明年的資產價格將至少上漲3%。當然,這個法則只是一個大體上的估計,並非絕對。
相對的,我們之所以會認為房地產、股票、甚至比特幣能夠抗通膨,其實原因是因爲,現金這個資產的成長率幾乎為零,在景氣熱絡,GDP成長率高的時候,M2的成長率通常也是較高的,此時的房地產、股票、甚至比特幣會跟經濟成長率同步走高,因此此時你會覺得你手上的現金能夠買到的資產變少了,其實這主要因為資產價格上漲,而此時的通貨膨脹是健康的,是屬於好的通貨膨脹。而當出現惡性通貨膨脹,例如通膨率達到10%,而經濟成長不佳,此時印鈔救市猶如提油救火,經濟不見起色,資產價格有很大機會是出現負值,也就是停滯性通貨膨脹。此時的股票、房市通常伴隨著劇烈下跌。
貨幣的流動速度
我們之所以會在計算資產價格的公式裡提到「至少」,是因為資產價格實際的上漲幅度,可能遠遠超過M2的增速。有時中央銀行只要說一句話就可能影響市場對貨幣政策的預期,股市就有可能出現大幅上漲或下跌,這就是資產價格過度反應。除了資產價格本身會出現過度反應,貨幣流通速度也是一個變數。假設出現了經濟衰退,同時中央銀行已經增加了貨幣供給M2來刺激經濟,但卻沒有產生效果。問題會在哪呢?可能需要考慮情況是:貨幣流通速度下降了,因此抵消了刺激經濟的企圖。貨幣卡在了流通鏈條的某個環節,但究竟卡在哪兒呢?可能是貨幣到了消費者的手中之後,流通速度變得極為緩慢,舉例來說,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貨幣流通速度M2V降到了歷史低點,因為人們心懷恐懼與擔憂,因此選擇增加預防性的現金儲備,也就是為了面對可能的苦日子而節約金錢,或是人們認為銀行可能會倒閉,因此把錢存在床底下。
【圖片、文章皆由比爾的財經廚房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
-
品觀點│受惠竹科 新竹縣市薪水全國NO1│產經
-
發大財啦!中油查德挖到石油|財經|品觀點新聞
-
是在演港劇嗎?大同經營權之爭 公司派出「奧步」 市場派籲主管機關別姑息!|政治|品觀點新聞
-
看不到天花板!黃金上看4000不是夢?|財經|品觀點新聞
-
品觀點|哈佛商學院新書稱疫情讓數位轉型提早|產經
-
品觀點│10月交易熱絡月、年增約5% 央行管制發酵換屋略減│產經
-
品觀點|中國首富電池大王 台灣4檔ETF持有寧德時代|股市
-
台灣GDP8%潛藏金融脆弱化危機?經濟學博士蔡正元:斷章取義|財經|品觀點新聞
-
超額利潤!台股基金全攻略【盧燕俐-小燕有約26】|品觀點
-
新冠病毒疫情衝擊// 擔憂疫情蔓延 屋主嚇死出現「佛系賣房」
更多發言
熱門
-
品觀點│為什麼《菸害防制法》修正案 卡卡卡 │健康
「醜嬪妃永遠等不到臨幸!」臉書社團『爆料公社』以反諷語氣形容
-
品觀點│夜店抽菸無法可管? 菸防法修正案擴大禁菸範圍│健康
那裡也有菸味?!臉書社團「爆怨公社」昨天有一則PO文,一位女生埋怨男友偷偷去夜店,露餡原因是男友的衣服、褲子、甚至內褲上滿滿都是菸味
-
品觀點|基隆輕軌變基隆捷運 柯文哲林右昌再交火|政治
基隆市最近話題不斷,從縣市合併到基隆輕軌,基隆市長林右昌與台北市長柯文哲數度交火。柯文哲在臉書批評,「基隆輕軌」的騙局升級成「基隆捷運」更大的騙局。
-
品觀點│畫的布局、構圖如同經營管理的規畫、安排|藝術
「藝術是感性、管理是理性」,但對於警界第一位考上交大管科碩士的蔡俊章來說,卻有一番不同體驗。
-
品觀點x幸福空間│電線走火5大原因一次介紹,教你如何預防居家火災危機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家用電器是引起居家火災的第一名,而又以電線走火佔的比例最高,小小一條電線,一不小心就可以引發巨大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