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 林智堅論文抄襲疑雲 誰是真正的受害者?
投書 / 林智堅論文抄襲疑雲 誰是真正的受害者? / 編輯部
文 / AJ
近日林智堅的論文抄襲風波,一方面使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成為話題,另一方面也造成臺大師生不小的騷動。然而,被臺大生揶揄為「國家發財研究所」的此所,並非單只因此次事件受到注目;而臺大校方的聲明,除了造成又一波論戰外,目前也沒有其他實質意義。
臺大聲明「即日起原創性比對」造成混亂
事實上,新聞爆料不久,臺大就聲明,即日起進行原創性比對。但,讀過研究所的人都曉得,原創性比對是本來就必須做的,更何況此次疑雲是發生於同校、同所、同指導教授的狀況下,一步步邁向畢業的過程中,不可能所有人都毫不知情,並非單純的抄襲嫌疑的問題了。也有畢業生於匿名平台Dcard上表示,圖書館方因未接獲相關行政命令,因此拒收原創性比對的證明。學生和職員都夾在臺大於新聞的聲明與實際作為之間混亂、困惑,成為本次風波的受害者。
「國發所」不說破的隱性定位
臺大的學術氣息濃厚,尤其人文科系的教授往往透露出「萬般皆下品,唯有學術高」的傲氣,對於研究生的論文把關亦相當嚴格。不乏學生認為,國發所在職碩班的論文報告,比其他大學部學生的期末報告還要粗糙,然而,他們還是能以臺大學歷畢業。一方面,他們作為學校的收入來源之一,「一手交錢,一手交學歷」;另一方面,若EMBA是商界的交關場,國發所就是政界的人脈聯誼,尤其是在職碩班。因此,本次抄襲風波並不令人意外,對他們而言,研究所的重點絕非學術研究,而是打造政壇的人際關係,這點與大多數以純學術研究為目的的研究所非常不同。但,其他人呢?
沉默的「一般生」
沒有意願投入政治場域的國發所學生,即「一般生」們,未來大多會考試成為公務員,少數再繼續攻讀博士班,進一步耕耘國家發展領域的學術知識,他們的學歷卻會與把關相對不嚴謹的其他人並提。無論入學難度如何,他們接受難度不亞於其他研究所的學術訓練,此所畢業的政治人物學長姐們相關的事蹟,卻使他們好不容易取得的學歷被人們套上一層濾鏡檢視。不如說,這些未發聲、未聞名的一般生,才是國發所此次事件最大的風評受害者。
作者:AJ / 現為臺大碩士班學生
本文為作者授權文章,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報立場。
這篇新聞 投書 / 林智堅論文抄襲疑雲 誰是真正的受害者? 最早出現於 桃園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