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 首頁
  • >
  • 生活
  • >
  • 「別再傳假新聞了!」 教你辨別假訊息技巧

「別再傳假新聞了!」 教你辨別假訊息技巧

熟齡女士正在快樂地使用智慧型手機


文/田柏升

科技時代來臨,大部分人都有一台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在通訊軟體上與家人朋友噓寒問暖,分享自己掌握到的各類訊息。資訊的傳遞變得如此簡易,只要手指點一點,就能把訊息大量分享給親朋好友,不過你是否遇過家中後輩告訴你:「這是假訊息!」?

「我只是覺得這個資訊應該對大家有幫助,這樣也不行嗎?」建國是一位中年上班族,熱愛用LINE分享資訊給老友同學群組,也能引起大家熱絡的討論,但每當孩子看到他轉傳的訊息時,總會跳出來嘮叨一通。

「假訊息(包含假新聞)」幾個最大的特點,是內容來源出處不明確、沒有確切科學根據與數據佐證,而且通常為了強化消息說服力,往往會在訊息中冠上看似具有說服力的消息來源,或混雜真實與未經證實的資訊混淆視聽。

筆者在馬來西亞的伯母,因為上班的工廠不幸爆發武漢肺炎群聚感染,導致包括她在內35名同仁中標,礙於馬來西亞近期每日超過2萬確診數,醫療量能嚴重不足,因此輕症患者只能在家自行隔離修養自癒。

朋友在通訊軟體上和她分享:「COVID-19病毒不耐高溫,56°C、30分鐘就會殺死病毒,中國同濟醫院的教授說,這種新病毒在30度及以上的溫度時,存活時間很短。吉隆坡一間政府醫院的醫生說,只要不開冷氣、不開風扇,做甩手運動讓體溫升高,就能把COVID-19病毒悶死,這個療法已經讓很多人痊癒,請轉發給身邊需要的人。」

通訊軟體上轉傳假訊息、假新聞
馬來西亞常用通訊軟體Whatsapp的轉發訊息。/編輯田柏升截圖

後來伯母就在房間,冷氣、風扇、窗戶緊閉,運動了一下午,直到女兒送餐時才察覺臉色通紅、看起來虛弱,一測體溫發現原本好不容易退的燒又捲土重來,這偏方不僅沒讓她痊癒,反而差點需要送急診,可見假訊息的散播並不只發生在台灣,但手法卻如出一轍。

該如何分辨假訊息?關鍵在懷疑與查證

1. 懷疑

看見朋友分享的訊息時,先別急著全盤相信,而是抱持懷疑的態度審視訊息內容,思考「訊息來源及出處是哪?」、「引述的是哪位權威說過的話?」、「這位權威是誰?真有其人嗎?」、「內容是否合乎邏輯?」等。

以上述訊息而言,雖然內容不見得全部都是假的,但「中國同濟醫院的教授」是哪一位教授?「吉隆坡一間政府醫院的醫生」又是誰?這些都值得懷疑。

2. 查證

若是訊息清楚標明來源出處,但內容以純文字訊息呈現,而非網站鏈接,可以抓出一兩個重點資訊,如主角、事件始末等,直接複製貼上瀏覽器搜尋,看看是否有各大媒體所做的報導,多看幾篇報導並能交叉比對內容,確認可信度。

以網路媒體而言,中時新聞網、自由時報電子報、聯合新聞網、三立新聞網、民視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中央廣播電台、公視新聞網等耳熟能詳的媒體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而每日頭條(kknews)、密訊(Mission)、讚新聞(hssszn)等被學界稱為「內容農場」的資訊網站,主要目的是創造流量、賺取網路廣告分潤,許多文章是經盜用、抄寫、改寫而來,真實性較難確認,因此該抱持懷疑的態度瀏覽。

不會使用瀏覽器查證的朋友,也能使用由LINE與行政院、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等單位合作成立的LINE訊息查證官方賬號(@LINE Fact Checker),只要把訊息轉發給官方賬號,就能協助判斷資訊可信度。

LINE訊息查證官方帳號截圖
LINE訊息查證官方賬號。/編輯田柏升截圖

看到這邊,筆者也歡迎讀者對本篇文章抱持質疑的態度,查證真實性。假訊息的影響深遠,打著關心身邊人的出發點,小心別助長了假訊息散播,反而害人害己哦!

看過這邊文章的人,也看了…

· 3種情況請你斷捨離:斷捨離了,然後呢?

· 人到中年恐懼不減,學習勇敢的小行動,面對恐懼換來多一點自由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聲傳媒https://health-voice.com/

相關新聞

法拉帝閃耀2024新加坡遊艇節 展示豪華遊艇新風尚

Nitto Denko Avecia Inc. 新總裁上任

北京現代×寧德時代:滿電出發,實力再「現」

「澳門銀河」豪華綜合度假城推「感受澳門 新加坡路展」

寧德時代發佈神行PLUS,全面進入超充時代

中建智地發佈文化地產品牌,打造文化營宅行業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