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 首頁
  • >
  • 美食
  • >
  • 副刊/市場裡的美味小點 家傳四代手作麻糬

副刊/市場裡的美味小點 家傳四代手作麻糬

節慶或訂單多時,偶爾能見婆媳同臺。圖:伊倪思提供

臺南悠遠的開發史,成就了許多百年市場;百年時光記錄著無數匠人的堅持。

 

傳統市場裡老手藝與古早味豐富地串連起在地人的生活記憶,更深一層的意義便是:代代相承。誠如一位菜市場老闆娘告訴我的,年輕人願意回來接棒,市場充滿活力,她看著歡喜!

 

儘管現代化生鮮超市遍佈大小城鎮,購物確實舒適便利,尤其是將近三年的新冠疫情,使得更多人選擇上超市採買。然而,我愛逛傳統市場,傳統市場裡的討價還價或是送薑送葱,那是超市裡難以超越的人情味。

 

更讓人難以抵擋的當然是現場手作點心。套句現代人的愛用語:那可是真正的隱藏版美食。

 

位在臺南市佳里區古蹟金唐殿對面的中山公有零售市場,創設於日據時代,迄今近百年來歷經攤商篳路藍縷、見證了臺灣經濟奇蹟與在地傳統產業外移之後的社會變遷。許多攤舖位吃的像是米苔目、肉圓或是打鐵舖、中藥舖等老手藝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這其中包括家傳四代大約90年的蘇記麻糬,第二代的老闆娘蘇黃銀還曾獲頒菜市場終身奉獻獎—給予奉獻市場逾一甲子的老市場人的榮耀。

 

第三代由媳婦金筠婕獨當一面。圖:伊倪思提供

年逾八旬的蘇黃銀早已傳藝媳婦金筠婕,平日主要由金筠婕獨當一面。重要節慶時,應景米食的訂單多了,還能見婆媳同臺。蘇黃銀告訴我,她最初接手夫家的麻糬攤時,就是從一塊麻糬4分錢做到現在。

 

老手藝傳承好滋味,蘇家人迄今仍堅持手工現做,真材實料。除了招牌麻糬之外,蘇家傳統米食還有發粿、油蔥粿、九層粿、紅龜粿等古早味,並且已成為這個老市場的老字號。而今第四代、金筠婕的子女也陸續加入傳承之列,其中兒子蘇諺銘主要負責在家中處理原料與蒸粿;擁有研究所學歷的女兒蘇潔琳也常到菜市場幫忙。

 

每逢節慶或祭祀的日子,常見一家三代女將忙碌的身影。各種餡兒的麻糬在她們手指間俐落地揉捏成形,再忙,她們仍笑臉迎人,時不時地與老顧客寒暄幾句。

 

蘇記麻糬傳承素樸的手作與用料。圖:伊倪思提供

堅持餡料自製,以純糯米為主要原料的蘇記麻糬,主要有黑芝麻與花生粉口味,現做麻糬軟糯香甜,往往是太晚來就買不到了。另外,鹹粿及菜頭粿特別選用舊在來米研磨並以傳統手法炊煮,這也是老顧客平日裡喜愛的點心。

 

菜市場老手藝的美味關鍵究竟是什麼﹖我常問蘇家人,但似乎不曾得到真正的答案。和許多老攤舖的古早味一樣,數十年如一日的蘇記不講究包裝,不擅長以廣告語介紹產品。倒是有個曾擔任市場管理員的老朋友這麼說:「每天新鮮現做,就是蘇記的口碑。」這句話,簡單而貼切!

 

作者:伊倪思
曾任職平面媒體,長年從事自由寫作與寫作教學,特別熱愛美食與人文小旅行。

 

本篇文章轉載自 桃園電子報

相關新聞

法拉帝閃耀2024新加坡遊艇節 展示豪華遊艇新風尚

Nitto Denko Avecia Inc. 新總裁上任

北京現代×寧德時代:滿電出發,實力再「現」

「澳門銀河」豪華綜合度假城推「感受澳門 新加坡路展」

寧德時代發佈神行PLUS,全面進入超充時代

中建智地發佈文化地產品牌,打造文化營宅行業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