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道被炸 全球第15強空軍飛不起來|政治
大部分人都相信,兩岸如果開戰,空戰結束,戰爭就結束,因此,多年來,採購戰機就成了台灣建軍備戰的重中之重。
空軍首支F-16V作戰隊18日在嘉義基地成軍。立委稱,空軍戰鬥機有300多架,世界排名約為前7、8名;空軍司令部參謀長黃志偉中將也稱,以戰鬥機而言,台灣(戰力)在全世界約排在前15名內。
拋開F16的戰力不說,曾任麥道航太駐台代表、戰爭學院榮譽講座的廖宏祥反問,如果台灣的跑道和戰備跑道在開戰之初就被炸毀,佳山基地機堡出口也被中共突擊隊炸毀堵塞,台灣有再多的戰機也飛不起來;空軍無法起飛迎敵,失去空中掩護的台灣海軍還能出海嗎?沒有水面艦隻,台灣那幾艘潛艦還能出海?空戰、海戰結果一出,台灣的命運基本就決定了。
2018年曾傳出美國要將F-15租給台灣,但時任國防部長嚴德發於當年3月21日公開表示,「沒有這規劃,與事實不符」,目前台灣現有三型戰機之妥善率,戰力足夠捍衛領空。
廖宏祥不解當年我方為何不租用F-15,因為不論載彈量,還是航程,F-15都比F-16高出一大截;但不管是F-15還是F-16都會面臨跑道被毀、戰機無法起飛的問題,因此想「以空制空」的想法,有缺陷。
沒有空中掩護,廖宏祥指出,台灣海軍的存活率比空軍更低,不曉得台灣海軍為何近年來要不斷提升水面艦隻的噸位?
去年12月,美國軍事記者大衛.艾克斯(David Axe)在《富比世》刊文指出,台灣目前已啟動的潛艦國造計畫,只要8艘潛艦,就能摧毀1支中國的入侵艦隊,可能總共需要耗資160億美元(約台幣4559億元),不過每一分錢都相當值得。
台灣的確是將發展潛艦作為「不對稱戰力」的首要武器,因而啟動「潛艦國造」計畫。
廖宏祥則指出,一般來說,潛艦是1/3在訓練、1/3在維修,只有1/3可以出海作戰,如此一來,即使8艦完工,加上現役的海龍、海虎,10艘潛艦戰時最多只有4艘能出海迎敵。
而且,為避免在水下通訊困難造成誤射,通常潛艦出海後,不是聯合行動,而是事先劃定防守區,各自作戰,而且發射魚雷後,就必須盡速脫離戰場,進行隱蔽。廖宏祥因此認為,花4千多億去造潛艦,根本是浪費。
廖宏祥認為,相較於購機造艦,目前交給中科院執行的2400億飛彈研製計畫,更管用,不管是攻艦飛彈,還是防空飛彈,如果中科院能用這筆預算造出500套系統、3500枚飛彈,對台灣國防實力的提升,就有極大幫助;但他也質疑中科院的量產能力,畢竟「手工製造(研發原型)和大量生產的成本及速度,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