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2025QS世界大學排名

香港的大學排名躍升

香港大學重返世界TOP20

/美通社/ — 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發布了2025年度世界最受諮詢的國際大學排名*,它是唯一一個同時評估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因素的排名。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大學躍升至全球前20名,位列全球第17,並在亞洲排名第四。

麻省理工學院(MIT)連續十三年位居排名首位。帝國理工學院再次名列第二,重演其2014年的成就。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并列第三,劍橋大學則排在前五。在本次排名中,加州理工學院是唯一一所躍升至全球前10的大學。

除了英國和美國外,只有瑞士和新加坡的大學在前10名中有所呈現,分別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新加坡國立大學,他們分別名列第七和第八。

2025QS世界大學排名前20

2025排名 

2024 排名 

大學

國家/地區

1

1

麻省理工學院

美國

2

6

帝國理工學院

英國

3

4

牛津大學

美國

4

3

哈佛大學

英國

5

2

劍橋大學

英國

6

5

斯坦福大學

美國

7

7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瑞士

8

8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 

9

9

倫敦大學學院 

英國

10

15

加州理工學院

美國

11

12

賓夕法尼亞大學

美國

12

10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美國

13

14

墨爾本大學

澳大利亞

14

=17  

北京大學

中國(內地)

15

=26  

南洋理工大學

新加坡

16

13

康奈爾大學

美國

17

=26  

香港大學

中國(香港)

18

=19  

悉尼大學

澳大利亞 

19

=19  

新南威爾士大學

澳大利亞

20

25

清華大學

中國(內地)

中國香港高校排名表現摘要

–  在全球學術界享有極高的聲譽

–  在雇主中的聲譽大幅提升

–  擁有世界上最國際化的高等教育體系之一

–  其研究影響力在全球居於領先地位

–  是世界上最大幅度提升的高等教育體系之一

–  在提升就業結果與可持續性方面有待加強

今年的世界大學排名包含了106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1500所大學。美國是排名中最多大學的國家,有197所入榜,其次是英國,有90所,中國(內地)有71所。香港有七所大學上榜。其中,有六所升上了更高位,這使香港的整體提升率達到了71%。在有五所以上大學入榜的國家/地區中,香港的整體提升率是最高的。

2025QS世界大學排名:香港特別行政區排名大學

2025排名

2024 排名

大學

17

26

香港大學

36

47

香港中文大學

47

60

香港科技大學

57

65

香港理工大學

62

70

香港城市大學

252

295

香港浸會大學

711-720

641-650

香港嶺南大學

中國香港高校排名表現分析

  • 根據平均分數,香港是全球在學術聲譽方面表現最佳的地區之一,僅與新加坡兩地平均分數超過50。香港大學在這個指標中排名第27,是香港唯一一所位於前50名的大學。 
  • 相對地,沒有一所香港的大學在雇主聲望方面排在全球前100名。然而,香港的7所大學中有6所在這個指標上比去年有所提升。其中,香港大學表現最佳,排名第124名。 
  • 在QS的9個評比指標中,香港大學在5個指標中都是全港領先者,包括就業力,在全球中排名第14,亞洲第五。在可持續性和國際研究網路方面,它分別排在第101和第300,這兩個領域是香港需要改善的地方。 
  • 香港在QS的9個評比指標中的5個指標上都有所提升:雇主聲譽;師生比;每師引文數量;國際學生比率;和可持續性。雇主聲譽和每師引文數量獲得了最大的提升,每個指標中都有六所大學在排名上升。 
  • 國際化是香港的一個強項。香港的7所大學中有6所在國際學術人員方面位於全球前100名,另有5所在國際學生比例方面位列前100名,包括兩所在前20名。

國際教職員工

大學

分數

排名

變化

香港城市大學

100

13

+4

香港科技大學

100

22

-3

香港大學

100

33

-5

香港嶺南大學

100

35

-3

香港理工大學

100

39

+1

香港中文大學

100

58

-1

國際學生

大學

分數

排名

變化

香港城市大學

100

7

-5

香港浸會大學

100

19

+1

香港大學

99.3

52

香港嶺南大學

98.9

60

+28

香港科技大學

95.4

94

+17

  • 香港是全球最成功的研究樞紐之一。其兩所大學在師均引用次數(Citations per Faculty)上均排名全球前20。就此指標來說,國內排名第一的香港城市大學在全球中排名第六,是亞洲第三。香港科技大學全球排名第16。 
  • 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輸出得以由大量多元化的教學人員和具有高度國際化特色的學生群組支撐。在QS的班級大小和教學資源的衡量指標,也就是每個學生的教師人數(Faculty per Student),本校達到香港最高排名,全球排名第88。在國際教學人員的比率(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香港城市大學也是香港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13。在國際學生的比率上,它表現出色,全球排名第七。

聚焦香港

排名指標

權重

表現最佳的香港大學

指標排名

綜合排名

學術聲譽

30 %

香港大學

 27th

17th

顧主聲譽

15 %

香港大學

 34th

17th

師生比例

10 %

香港城市大學

 88th

62nd

每位教職員引用

20 %

香港城市大學

 6th

62nd

國際教職員比例

5 %

香港城市大學

 13th

62nd

國際學生比例

5 %

香港城市大學

 7th

62nd

國際研究網絡

5 %

香港大學

 300th

17th

就業成果

5 %

香港大學

 14th

17th

可持續發展

5 %

香港大學

 101st

17th

QS高級副總裁Ben Sowter說:”香港的高等教育體系在全球範疇中表現優異,其大學,在香港大學的帶領下,在雇主聲譽和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提升。”

Sowter繼續說道:”儘管在學術和研究成就方面表現卓越,香港在改善畢業生的就業結果方面仍面臨挑戰。在這些成功與日益變化的經濟和政治環境之間取得平衡,對於維護其全球地位將至關重要。”

亞洲大學排名情況 

新加坡是在最新排名中位列全球前十的唯一一個亞洲國家。中國內地有最多的大學上榜,並在有十所以上大學入榜的國家/地區中,有最高比例的大學提升了排名(69%),其次是印度,比例為61%。相反,日本的排名下降最為顯著,有63%的上榜大學排名下跌,這種趨勢已經持續了十年。然而,日本在200名以內的大學數量最多,有十所,其次是中國內地有九所,南韓有七所。印度尼西亞則以其穩定性脫穎而出,有65%的大學保持了它們的排名,而有35%的大學提升了。

區域比較:亞洲大學2025QS世界大學排名中的表現

國家/地區

上榜數量

提高百分比

保持不變百分比

下降百分比

新進入榜單數量

Top 10

Top 20

Top 50

Top 100

Top 200

Top 500

Top 1000

新加坡

4

25

25

50

1

2

2

2

2

3

4

中國(內地)

71

69

15

15

2

5

5

9

33

57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7

86

14

1

3

5

5

6

7

韓國

43

37

28

35

1

5

7

13

29

日本

49

16

20

63

2

4

10

13

28

馬來西亞

28

50

29

21

1

5

8

19

中國台灣

27

26

44

30

1

1

8

14

印度

46

61

24

9

3

2

11

31

印度尼西亞

26

35

65

5

10

泰國

13

23

38

38

2

8

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

2

100

2

2

巴基斯坦

14

57

21

21

2

10

菲律賓

5

60

40

1

4

汶萊

2

50

50

1

2

越南

6

67

17

1

1

4

孟加拉國

15

33

47

20

3

斯里蘭卡

3

33

33

1

1

鍵觀察與見解,重點關注區域表現:

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國際合作中領先

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多個指標中取得高分,尤其在國際教員比例(99.8)、國際學生比例(96.1),以及每個教員的引文數量(78.0)這些指標中。這反映了香港強烈的國際取向和研究影響力,使其成為突出的教育中心。

印尼:表現提升

印尼最顯著的平均分數在於教職員比例(26.9),但在每位教職員的引文次數(1.5)和國際學生比例(2.8)上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這些領域凸顯了提升研究產出和全球參與度的機會。然而,憑藉其在學術及僱主聲譽指標的增強表現,印尼成為本次排名匯總最有提升的國家之一。

馬來西亞:高度國際化 

馬來西亞在國際化表現極佳,其國際教員比例(34.6)和國際學生比例(46.3)得分均優秀。這突顯出其對國際學術界和學生的強大吸引力。然而,其就業结果得分(9.7)顯示,需要更好地將高等教育與就業市場對齊。馬來西亞的整體表現顯示,其在五個指標上超過全球平均,但在四個指標中跌至全球平均以下。

新加坡:各項指標表現卓越

儘管只有四所排名大學,新加坡仍在多個重要指標上領先。值得注意的是,其在國際教員比例(100.0)、國際學生比例(77.1)和師均引文次數(67.6)上得分最高。這強調了新加坡強大的全球吸引力和對研究卓越的專注。此外,其在就業結果(53.9)和可持續性(55.2)得分高,反映出其高等教育政策的效力以及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中國內地:研究影響力領先

在有十所或以上排名大學的亞洲國家中,中國內地以師均引文次數最高(61.5)脫穎而出。這表明了其強大的研究產出和在全球的顯著學術影響力。中國也獲得了值得注意的國際研究網絡評分(51.7),突顯其廣泛的全球研究合作。

日本:強大的學術和雇主聲譽

日本在學術聲譽(22.4)和雇主聲譽(26.6)方面表現優越,反映了日本大學在學術和專業圈子中的高度評價。然而,它在每位教員的引文次數(12.6)上落後,顯示其在研究影響力方面有改善的空間。

印度:表現均衡但仍有成長空間

印度顯示出平衡的表現,但在多個領域得分較低。其每位教員的引文次數(37.8)相對較高,顯示出其研究產出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提升。然而,印度需要在國際教員比例(9.3)和國際學生比例(2.9)上進行改善,以提升其全球參與度。

韓國:師生比例高 在有十所或以上排名大學的國家中,韓國在師生比例(56.1)方面出類拔萃,成為該地區的頂尖表現者。這顯示出有利的學習環境,每位學生的教師數量較多,這也反映出人口正在下降。除此之外,雇主聲譽得分(23.4)也很高,這表明畢業生的就業前景非常好。

相關新聞

先為達生物將在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第84屆年會上公佈伊諾格魯肽注射液(Ⅲ期)、口服伊諾格魯肽(Ⅰ期)以及新型胰澱素類似物的積極研究結果

哥斯達黎加在 2024 年「首爾食品與酒店展銷會」上尋求亞洲新機遇

全球金融科技公司 Adyen 獲 IDC MarketScapes 評為全球零售線上支付平台軟件供應商和全球零售全通路支付平台軟件供應商的領軍者

為客戶創造價值,把選擇權交給客戶 | 派能科技發布新一代家儲解決方案

譚旭光:我給客戶當好後勤部長!

傳奇前鋒 Samuel Eto’o 躋身第 28 屆 Fair Play Menarini International 獲獎者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