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 首頁
  • >
  • 生活
  • >
  • 今年首現日本腦炎! 高雄增2例本土病例 6旬男發病9天不治

今年首現日本腦炎! 高雄增2例本土病例 6旬男發病9天不治

今年首現日本腦炎!-高雄增2例本土病例 6旬男發病9天不治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國內出現今年首2例日本腦炎病例,且其中一人不幸病逝,高雄衛生局表示,2例皆為本土病例,其中一名60多歲男性,5月4日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就醫,5月6日意識開始不清,並隨後出現聽覺障礙、臉部神經麻痺、頸部僵硬等症狀,於5月12日因急性腦膜炎死亡,也是今年首例日本腦炎死亡個案。

衛生局說明,個案1是居住於左營區70多歲女性,經疫調5月6日開始出現發燒、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5月7日至診所看診,同日下午因意識不清、全身發抖無力,至醫院就醫並收治住院,目前個案仍住院治療中,經查,個案發病前15日曾到有多處鄉間旅遊史 (含旗山 美濃 橋頭等),不排除於住家或其他活動場域感染。

另一名個案2,居住於岡山區60多歲男性,有酒精性胰臟炎病史,5月4日因嘔吐、腹瀉、咳嗽、畏冷至醫院急診就醫,收治住院後開始發燒,住院期間反覆發燒到5月6日意識開始不清,5月9日現聽覺障礙、說話不清、嚥下困難、臉部神經麻痺、頸部僵硬等症狀,5月12日因急性腦膜炎死亡。

衛生局接獲通報,立即啟動緊急防治,經查岡山確診個案主要活動地點以住家周邊為主,居住地周圍2公里範圍共有7處豬舍(中間暨增幅宿主)及大量水稻田,防疫人員於個案居住地周邊進行水稻田病媒調查並於豬舍懸掛捕蚊燈防治及社區環境大掃蕩,同時加強附近民眾教育宣導及適齡兒童之疫苗催種工作。

衛生局提醒家長,幼兒日本腦炎疫苗接種時程為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1劑,間隔12個月接種第2劑,呼籲尚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幼兒家長,儘速安排家中幼兒接種。

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節,日本腦炎病媒蚊主要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叮咬人的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豬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感染日本腦炎病毒大部分無明顯症狀,約有小於1%的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頭痛、發燒、無菌性腦膜炎或腦炎等症狀,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日本腦炎的致死率約20%至30%,近10年國內平均致死率 4.8%,存活病例中,約30%至50%有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請民眾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在上述易孳生病媒蚊之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果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藥劑。

衛生局提醒市民朋友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於豬舍、水稻田、其他動物畜舍、病媒蚊孳生地點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外出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藥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籲請家中若有尚未完成日本腦炎疫苗接種之適齡兒童,應儘速完成接種,如住家或活動地鄰近上述高風險環境者,如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可前往市立聯合醫院或市小港醫院的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疫苗。

相關新聞

海南省代表團在韓國和美國開展經貿文化交流活動

全球首證 正泰新能榮獲TÜV萊茵IEC TS 63126:2020認證

調查:面對日益增長的風險,中國一眾行政總裁持謹慎樂觀態度

亞盛醫藥與武田就第三代BCR-ABL抑制劑奧雷巴替尼全球許可簽署獨家選擇權協議

中國移動香港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數字尊享權益生態平台 推出首批大灣區數字優惠權益

Movement Labs 宣布展開「奧林匹斯之戰」黑客馬拉松以加速生態系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