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中間宿主穿山甲非法交易量為哺乳類最大
台北郵報 編輯中心/台北報導
2020年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以及廣州動物園科研部高級獸醫師展開的最新研究顯示,研究發現,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其中關鍵因素在於從穿山甲中分離的毒株與新冠毒株相似度有99%,但國際間部分學者持不同意見表示數據不足仍需要觀望。
根據野生動植物正義委員會(Wildlife Justice Commission,簡稱「WJC」)於2月10日發布的報告指出,於2016至2019年間,穿山甲鱗片非法交易的產業化迅速發展,估計,2016年至2019年期間的52次查獲,總共沒收了206.4公噸被走私的穿山甲鱗片;2019年,單次運送穿山甲鱗片的平均重量為6.2公噸,而三年前僅為2.2公噸。
一名廣州的調查記者徐佳鳴加入全球環境報導聯盟後與三十多個記者包括來自非洲與亞洲地區,深入調查穿山甲的非法貿易鏈,他透過音頻節目《故事FM》表示,穿山甲是最長被走私的哺乳類動物,經過記者追查這些買賣最終都會流向中國,比例高達七至八成。他指出,在中國走私、販賣、食用都是違法行為,但卻允許穿山甲可合法藥用,明顯存在法律漏。
然而,即便許多動保機構一再指出穿山甲的鱗片組成類似人類的毛髮與指甲,僅僅只是蛋白質,但民間在中藥行購買穿山甲鱗片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中醫傳統理論裡,相信穿山甲鱗片可提高婦女在生產後提高泌乳能力;另外,在中國藥廠的情況,合法入藥品項打六十至七十種品項。
究竟穿山甲是不是武漢肺炎的中間宿主還有待醫學驗證,但每年二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訂定的「世界穿山甲日」,而今年是2月15日。不少網民對此表示,應好好保護穿山甲等野生動物,不該再吃野味,除了物種滅絕的問題,野生動物存在較多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其安全性不如家養動物;其野生動物與人的共患病有100多種。這些病毒、寄生蟲、細菌存在於動物的肌肉、血液里,通過蒸煮很難殺死,病毒傳染的危險性相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