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 首頁
  • >
  • 生活
  • >
  • 養魚養蝦還能發電!智慧養殖+漁電共生,幫產業找出路

養魚養蝦還能發電!智慧養殖+漁電共生,幫產業找出路

生活中心 / 綜合報導

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工作可由機器代勞,「電腦也會選土豆」已不足為奇,現在還能幫忙餵魚餵蝦!透過漁電共生,光電業者不只是蓋乾淨發電的太陽能板,還會協助養殖業者導入智慧養殖技術,從水質監測到投放飼料,全都可由電腦精準管控。

顧名思義,漁電共生就是將養殖漁業和太陽光電做結合,以「漁業為本、綠能加值」為核心,帶動漁業升級和能源轉型。由於養殖業者多採取高密度養殖,魚類之間相互傳染疾病的情形十分常見,加上缺乏科學輔助,當遇到環境變化如寒流、高溫、暴雨等,水況一改變,往往就是整池魚群暴斃。漁電共生除了透過太陽能板產生綠電,同時可導入智慧養殖技術,藉由環境監控保持水溫穩定以及防寒、防疫等設施,營造穩定的養殖環境,協助漁民減低養殖風險。

尤其過去養殖技術都是靠自學或是老一輩的經驗傳承,可能要花一、二十年的時間才能培養出一位有經驗的漁民,但現在不用!透過智慧養殖技術的導入,即使是新手也能掌握養殖訣竅,讓以往不願接班的漁二代、漁三代或是返鄉青年都能很快上手!

漁電共生為漁業轉型找到了契機,透過智慧餵養,精準計算飼料餵食量及餵食頻率,避免因殘餌造成浪費並使水質變差,導致魚蝦死亡;運用即時水下攝影技術,在混濁的漁塭裡也能檢渣池底狀況,掌握魚蝦的生長狀況及活動情形;智慧水質監測系統則能即時了解水池溫度及溶氧變化,並自動調整水質,提升養殖的質與量。

相較一般養殖場,漁電共生案場不只孕育漁產,也創造綠電收益。漁電共生效益正在逐漸擴散,例如位於嘉義義竹的漁電共生科技養殖園區,除了每年產生約4.5億度綠電,並運用AI科技養殖技術養蝦,年產量達4.5億尾,等於「每尾蝦同時供應一度綠電」。面對能源轉型,發展漁電共生不僅能改善漁業困境,藉由養殖結合綠能,讓相關產業能共存共榮、永續發展。(經濟部能源局廣告)

相關新聞

SAS進一步擴展 SAS Viya功能 利用生成式 AI技術為客戶提升生產力

歐洲食品卓越品質體現:PDO和PGI為消費者帶來獨有品質

IT/OT融合帶來的安全風險對北亞地區的工業4.0願景構成威脅

IT/OT融合帶來的安全風險對北亞地區的工業4.0願景構成威脅

PISEN品勝品牌全面升級,以冰山釋放自然能量亮相2024環球資源移動電子展

第135屆廣交會為技術創新產品打造展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