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抗中保台與半導體

文/賴榮偉(龍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魏澤民(國防醫學院副教授)

從科技治理的角度來看,臺灣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源於兩岸隔絕以及「抗中保台」思維濃厚的1970年代。國民黨威權領袖的授權以及技術官僚對於半導體產業的扶持奠定當前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基礎。時至今日,兩岸戰爭邊緣情勢嚴峻,社會民生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結,「抗中保台」的思維在臺灣內部也有了質變。面對後冷戰的新冷戰,臺灣半導體產業也應有不一樣的布局思維。

從貿易結構來看,臺灣享有對大陸的出超獲利,尤其以半導體相關產品為大宗。這顯示,首先,乃多年來全球化於兩岸互動的縮影;其次,中國對臺經貿依賴上的產業變遷;最後,反映出臺灣國際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然而,就國家命運而言,中國從兩岸民生連結的獲利卻進一步體現於對臺整體威脅能力的有增無減。中國長期從台商、台幹、台師、台青、台資等的貢獻,造成從沿海到內陸、城市到鄉村等全面國力的提升。經濟實力養成具體的軍事威脅,「不放棄武力犯台」漸成「武力統一」的主旋律。當然,中國對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需要,也反映臺灣其他產業對於中國市場的依賴,也反映中國對臺經濟制裁選擇的日漸隨心所欲。

除此,中國成為區域霸權,不再「韜光養晦」,其戰狼民族主義叫囂整個國際社會。中國對臺的獵巫行徑體現在政府的台獨名單以及普羅大眾對於臺灣各行各業人士的罷凌,「我是中國人」的「自我審查」充斥兩岸社會。中國政府所謂的對臺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融合,其實就是以中國為中心的統一戰線,「養、套、殺」臺灣的各行各業而變成中國的各行各業。

歷經今年第四次台海危機,臺灣經濟命脈的半導體產業的布局實應有新思維。半導體產業已是各強權極為重視的戰略性產業,面對軍事壓力以及民生需求,大家紛紛要求「自力更生」。臺灣的全球半導體地位,體現在中下游的翹楚,晶圓代工以及封裝測試等全球知名。台積電的晶圓代工高階技術、良製率以及文化更是首屈一指。然而,臺灣的半導體發展來自全球互賴的高度分工,先進製程設備與關鍵材料等依賴美日歐等先進國是不爭的事實。另外,近年著重的化合物半導體上,臺灣甚至面對中國等後進國並沒多大優勢。

面對中國持續對臺灣技術、人才、資本的虎視耽耽以及養成之後的對臺生存威脅,臺灣業界實應呼應美國拜登政府正在進行的技術聯盟。業界將本求利,常強調中國與一帶一路市場的重要商機,但不能忽視中國市場的特性:政治壓倒一切、保護主義以及不健全的法治色彩等,「一帶一路」也非相關國的發展萬靈丹。不少國家更重新調整對中政策。臺灣業界若因逐利而失去立基的關鍵價值,不可不稱「得不償失」。另一方面,台美聯盟關係的提升,自也提升台美的經貿連結以及透過美國而延伸出的海外市場。以台積電赴美設廠為例,業界擔憂海外設廠所帶來的是高成本,所發揮的恐非經濟創造效應。但這是個政治經濟連動的世界,民主社會的政府與企業可在治理關係上創造有利產業發展的環境,各國政府與企業可在截長補短的情況下追求雙贏與自主。而這一點,顯然是中國所缺乏的。

相關新聞

應科院於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勇奪23獎項

濰柴動力發佈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3.09%柴油機

國軒高科2023年營業利潤增長391%

Kohler Co. 與藝術家/設計師 Samuel Ross 合作的裝置入選米蘭設計週 FuoriSalone 獎

Living Well Digitally:由 DQ 提供支援、NUS 可信互聯網與社區中心發起的全球倡議

Salboy 在曼徹斯特市中心推出第 10 個房地產開發項目 Obsi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