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 首頁
  • >
  • 財經
  • >
  • 全球狂吹升息風  2大金控首席「投資教戰」一次看!

全球狂吹升息風  2大金控首席「投資教戰」一次看!

全球央行吹起升息風,國內兩大金控中信金、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今天同時發表最新觀察報告,研判台灣央行還會跟進升息,投資人要小心股市波動,以及高收益債券風險,台股到明年上半年為止,可能沒有大行情,大家要有點耐心;國外市場部分,印度、日本、巴西股市率先落底,比較有機會上去。

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今天受邀出席北威8月線上論壇「全球升息的影響」,他提醒,投資人要小心股市大波動,另外要留意三大主要風險,包括貨幣政策加速緊縮,恐引發資產價格大幅修正風險;中國房地產泡沫風險仍為最大「灰犀牛」、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龐大、企業債務違約風險亦不容小覷。最後是體質較弱新興市場國家需留意爆發金融危機可能。如斯里蘭卡、中南美洲等國。歐洲須留意賽普勒斯及希臘。

林建甫指出,美國聯準會今年至少會將利率升至3%;歐洲央行預計9月、10月、12月將分別升息2、1、1碼,全年共升息5~6碼;預估台灣央行第三季及第四季,有進一步升息1碼~1碼半的可能。

至於升息對一般人的影響?林建甫簡單舉例,一個人如果沒有負債,一生都不會受影響,但如果有跟銀行借錢的,包括房貸,都會受影響。對企業來說,影響更是大的。

圖說:中信金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分析美國聯準會歷次升息與國際金融市場的關連性。(翻攝北威論壇)

林建甫分析,美國近年的金融危機週期,可以說是對世界剪羊毛(Fleecing  of the Flock)或割韭菜。簡單來說,一旦金融危機期間,開動印鈔機,美元流向新興市場國家,實質上是強行借錢,賺利差,這是第1輪剪羊毛。

當美國經濟渡過難關後,聯準會升息,巨大虹吸效應讓美元回流,帶回巨大財富,這是第2輪剪羊毛。

這2輪剪羊毛,新興市場國家輕則資本外逃、經濟失血,重則面臨全面的政治和經濟危機。

美元走強,還將加劇大宗商品的疲軟,讓一些資源輸出型國家面臨更嚴峻的挑戰,這是第3輪剪羊毛。

林建甫預測,油價今年下半年將走跌,原因包括美國油企不斷增產,可能直接搶俄羅斯出口市場;委內瑞拉、伊朗可能重返油市;沙烏地阿拉伯主動向亞洲購油國家降價;OPEC+2同意7月、8月均增產64.8萬桶/日,遠超過當前增產幅度43.2萬桶/日。

面對台灣CPI年增率仍高,林建甫研判央行將採行緊縮性貨幣政策立場,第三季及第四季,有進一步升息1碼~1碼半的可能;新台幣在多空因素拉距下,下半年回歸經濟基本面,價位區間29-30。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者李鎮宇,也在同場線上論壇發表觀點,他點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的金融市場情境,可能有以下三種:

1.機率最高的是美國通膨從今年下半年逐步放緩,明年下半年景氣回溫

美國聯準會今年9月後升息步調放緩,明年下半年降息。

~金融市場的反應是股市今年下半年反彈,明年上半年拉回整理後繼續上攻。

2.機率中等的情境是美國通膨至明年持續升高,經濟陷入衰退,明年未能結束升息循環。

~金融市場的反應將是股市趨勢向下。

3.機率最低的是美國通膨今年下半年快速放緩,景氣回溫;聯準會今年9月後停止升息,明年上半年降息。

~金融市場的反應是股市今年下半年起反彈向上

圖說: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者李鎮宇,剖析今年到明年的金融市場三種情境預測分析。(翻攝北威論壇)

李鎮宇預期,美國聯準會2022年一共會升息13碼,其中,9月將升息2碼,第4季兩次會議,預料還會各升息1碼。

至於台灣,通膨率升至13年新高,預期央行第三季將持續升息,9月升息2碼,第4季景氣展望漸趨保守,預估央行全年升息2至2.5碼,會升息到明年。

不過,李鎮宇強調,這波庫存調整,比較像是近2年供應鏈的調整,美國景氣也只會先下後上,有驚無險,軟著陸;倒是中國景氣會比較悲觀,雖然信貸事件暫時降溫,但根本問題未除,將使銀行體質轉弱

展望匯率,李鎮宇認為,美元最強的時間已經過去,美元指數之後會回到100靠,不會往上走,新台幣兌美元匯率30這邊差不多,不會貶到31,因台灣經濟沒那麼差。

股市部分,李鎮宇認為,科技股可以從撿便宜的角度來看,但今年到明年上半年,都沒有大行情,大家要有點耐心。相對來說,印度、日本、巴西股市率先落底,比較有機會上去,原因包括日圓貶值對出口有利,日股有機會表現。

他也提醒,個人比較擔心高收益債,之前出問題是因油價跌到負,油商都出問題,導致美國高收債出問題,這次比較要留意的是亞洲高收債。

相關新聞

美國巴爾的摩市傳出驚悚橋樑坍塌事件,與全球供應鏈或面臨衝擊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凱伊橋遭貨輪撞毀,多人落水失蹤

巴爾的摩貨輪事故引發中美貿易緊張再升級

小林製藥紅麴保健食品惹禍 日本逾百民眾住院!台灣進口商急下架

中國強推科技本土化 威盛及相關台股受惠股價飆升

馬英九四月訪中引發關注,台海情勢與兩岸交流再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