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 首頁
  • >
  • 國際
  • >
  • 品觀點 | 俄烏開戰 中共趁機攻台 六成三台灣民眾不信 | 國際

品觀點 | 俄烏開戰 中共趁機攻台 六成三台灣民眾不信 | 國際

記者宋秉忠 50

俄軍已經入侵烏克蘭東部並扶植兩個獨立共和國,美國和歐盟至今只是準備進行經濟制裁。美國輿論擔心,中共可能趁美國無暇東顧之際,對台動武,因此不斷主張「台灣比烏克蘭重要」。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22日公布的民調,雖然有七成七的民眾知道俄烏可能開戰的訊息,但是卻有五成一的人不相信俄烏會在一、兩周內開戰;還有五成一的人不欣賞拜登不派兵支援烏國的作法,更有六成三的人不相信,俄烏開戰,中共會趁機出兵攻打台灣。

首先,台灣人對於俄烏開戰出奇的樂觀,根據2月9日英國《衛報》公布的歐洲七國民調,波蘭、羅馬尼亞、瑞典、德國、義大利、法國,都有過半數公民認為俄羅斯可能入侵烏克蘭,芬蘭也有四成四的人認為俄烏可能開戰。相形之下,台灣人的看法顯得很特別,究竟是地理因素使然,還是另有其他因素?

其次,對於美國總統拜登決定即使俄烏開戰,美國也不派兵支援烏國,台灣有五成一的民眾不欣賞,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這項發現傳達了一個清楚的訊息,即過半數台灣人傾向認為美國應派兵進入烏克蘭,阻止俄國入侵行動;而台灣人對美國總統拜登這項作為的反應,可以形容是「群起譁然」,這明顯是一種台海軍事危機的心理投射,但更重要的是,山姆大叔心目中台灣與烏克蘭的重要性是否等量齊觀?

在中共軍機頻繁擾台的情況下,即使蔡政府動輒掩蓋或以「散布假消息」威脅,但在民調中,還是有二成七的民眾認為,在目前情況下,中共可能隨時會出兵攻打台灣,尤其是當俄烏戰爭爆發後,但還是有高達六成三認為中共不可能趁機出兵台灣。

游盈隆分析,這項發現透露了一個重要

訊息,即絕大多數台灣人不認為中共可能隨時武力犯台,就算中共軍機兩年來已經有無數次擾台行動,中國航母戰鬥群也多次繞台演訓。

2021年4月30日,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形容「台灣是地表最危險的地方」(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但絕大多數台灣人似乎沒那種感覺;對此,游盈隆反問,究竟是台灣人「不是被阿共嚇大的」,傳統智慧比較正確,還是多數台灣人已經變成「被煮熟的青蛙」呢?

就像台灣民意基金會、《天下雜誌》等先前做過的民調,台灣人不怕阿共,最重要的憑藉是「相信美國會協防台灣」,但世界外交史給我們的經驗又是什麼?

22日上午,就在俄軍入侵烏東3小時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奔向戰場:危險十字路口的台灣》新書發表會上致詞時提到,二戰前,芬蘭對抗蘇聯入侵爆發「冬季戰爭」,英法先是承諾芬蘭對抗蘇聯,但後來,為了對抗希特勒,英法又聯合蘇聯、出賣芬蘭,坐視芬蘭領土被蘇聯侵占。

童子賢還沒講完的「芬蘭故事」還有,在英法撒手不管後,為了對抗蘇聯,芬蘭與納粹德國合作,買了一些德製裝備,但後來,希特勒竟然又與史達林聯合,迫使芬蘭必須兩面作戰,不但大片國土淪陷,軍民也死傷慘重。

這就是芬蘭,乃至烏克蘭給台灣的教訓。

軍事評論員廖宏祥則指出,沒有一個國家會沒事動員10幾萬的部隊,沒有見血就收兵;普丁本來不見得想打烏克蘭,因為他不確定美國和北約會採取什麼行動,但是近來西方國家的虛偽和假道學已經讓他看破手腳,所以才會繼續增兵;這個秘密警察出身的獨裁者,比西方國家民選總統要精明強悍得多。

廖宏祥指出,西方國家畏懼戰爭,除非直接遭受入侵才會抵抗,要不然別人家的小孩死不完;俄羅斯是陸權國家,雖然海上和空中力量都不怎麼樣,但是他龐大的地面部隊長驅直入,北約也不能奈他何;更何況這些國家都還有前蘇聯冷戰時期,畏懼世界大戰的陰影。

廖宏祥指出,普丁顧忌的倒不是經濟制裁,因為制裁只會讓他旁邊的「吸血鬼」(財團)發更多財而已;現在油價上漲,而俄羅斯主要的財源就是石油,讓他正中下懷。

廖宏祥指出,普丁的行動目標已經從阻止北約納入烏克蘭轉變為推翻該國親西方的政權,另外扶植一個親俄羅斯的傀儡;就和波羅的海三國一樣,烏克蘭有自己的語言,但卻有20%的人口是俄羅斯裔,這個族群的社會經濟地位不高,但是主張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波羅的海三小國的俄羅斯後裔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動用武力搞獨立,但是他們的政府現在都非常緊張,所以再三要求北約用具體的行動表態。

那麼台灣在這次俄國入侵烏克蘭的行動中可以學到什麼?

廖宏祥表示,無論如何,俄羅斯現在對烏克蘭的灰色地帶行動,包含網路駭客戰,中國的人民解放軍肯定仔細觀察和研究,至少台灣國防軍也要注意一下吧。

相關新聞

更多發言

熱門

相關新聞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凱伊橋遭貨輪撞毀,多人落水失蹤

巴爾的摩貨輪事故引發中美貿易緊張再升級

小林製藥紅麴保健食品惹禍 日本逾百民眾住院!台灣進口商急下架

中國強推科技本土化 威盛及相關台股受惠股價飆升

馬英九四月訪中引發關注,台海情勢與兩岸交流再受矚目

法拉利車手塞恩斯戰勝疾病和對手,在F1澳洲站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