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和高房價所得比下,為什麼房價不會跌?|財經
營管博士/企管博士/法學博士 胡偉良 38
房價是供需問題,當有能力買房的人多,而賣房的人少時,房價就會漲;反之,賣房的人多,而買房的人少的時候,房價就會跌。
少子化造成人口遞減,但家戶數變多
以前買房的人買房是爲了滿足全家的住房需求,而全家包括了:父親、母親、和小孩,而隨著家庭結構的改變,如今單人家庭愈來愈多,單人家庭、小家庭變多,使得我們的人口數雖然變少,但家戶數卻增加。
依據戶籍登記資料,99年底台灣家戶數達793萬7024戶,到108年底,遞增至883萬2745戶,10年來增近90萬戶,增幅達11.29%,到110年1月底止,戶數則再增為8,938,484戶,戶數的增加趨勢迄今未減;另一方面,戶量(每戶平均人口數)則逐年降低,由99年底2.92人,降至108年底2.67人,10年計減0.25人。到110年,戶量更降到2.63人。
上述的統計數據顯示,近10年來平均每戶人數逐年降低,2人以下家戶占比逐年上升,4人以上家戶占比則逐年遞減,反映家戶型態樣貌改變,每戶同住人數減少;至於1人家戶性別結構,桃園市、高雄市、台南市於各年度雖男性比率均較高,但兩性間差距逐年降低;新北市自101年底、台中市自107年底起反轉為女性比率較高;而台北市則自99年底以來均為女性比率較高。
家戶數變多代表房屋的需求量大,這個因素不利於房價的下降。
房價所得比為什麼愈來愈高?
取得營建管理、商學、法學等三個博士學位的胡偉良分析,當房價因為營建成本和土地地價的持續上漲而不斷增加的同時,若民眾的所得成長跟不上(不成長或成長太少)就會逐漸拉高房價所得比。
當前台灣大都會的可建素地已經愈來愈少,每回有素地標售,總是會看到建商高價競標,標出的價格遠遠高於底價,甚至達到底價的一倍以上,足證建商看好後市的房價,但也因此使得房價愈飆愈高,房子逐漸成為有錢人的專屬品,而買不起房的卻愈來愈買不起。
長期以來,房市因為投機和投資的介人,加劇部分地區的房價高漲,在政府打炒房政策的壓抑下,日後房住不炒漸成主流,在炒房退出之後,一般地區的房價逐漸演變成由住房的剛需和改善性需求所決定。但是大城市「優質」房產由於具稀缺性的屬性,所以仍將成為資本追逐的標的物,也就是說它的的金融屬性很難消除。
通貨膨脹下的抗貶值需求
最近這幾十年,能跑贏貨幣通脹的,真的很少,房產是極少數之一。
在貨幣大放水下,隨著貨幣不斷的增發,即便是在打(炒)房下,房產本身也不太可能會下跌,至少會隨著通脹及GDP增長繼續保持溫和上漲。
好房子作為房市中的稀缺產品,除了它基本的居住屬性之外,還有投資和金融屬性,自然也就成為避險的最佳選擇。
今年第三季開始,全省各地房價出現普漲現象,一方面,是來自營造和土地成本雙漲的推力;另方面,則來自民衆買漲不買跌和買房抗通帳心理,所造成的房價上升拉力,在推拉兩股力量共同作用下,使得房價縱然在政府打炒房的壓制下,依然扶搖直上。
由長期趨勢來看,由成本上漲引發的房價上漲已經成了不可逆的現實,往後新房房價只有大漲和小漲的可能,這也是民眾在買房時必須了解的現實。
營管博士/企管博士/法學博士 胡偉良
作者的文章有憑(依現狀事實探索本質真相)、有據(有理論根據,不胡說八道),不譁衆取寵,也不爭取流量。作者雖是建商,但卻沒有餘屋,因此更從不需為銷售煩惱,反而因為身在產業內,而能實事求是,不誤判、錯判。為了說淸事情,作者文章經常稍長,因此,只想閲讀「爽」文,取得一時之快的,建議可以略過不讀,以免浪費時間。反之,對於真的想掌握房地脈動的,作者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相關新聞
-
健保費率明起漲至5.17%!月薪4萬四口之家每月多繳231元|財經|品觀點新聞
-
長榮遺產一審判決出爐張國煒勝訴 星宇航空注入強心劑
-
56年大旱!台積電回收廢水再利用 一滴水循環3.5次|財經|品觀點新聞
-
台新盜領!理專竟搬客戶3億險脫產 政府怎補破網?|財經|品觀點新聞
-
品觀點|國內物價水準信心創新低 物價指數漲1.27%|產經
-
要加油趕快! 汽柴油預估下週小漲0.1元
-
品觀點│反思2008金融海嘯 催生區塊鏈│產經
-
品觀點|三大類股各有利空 年線反彈務必減碼|股市
-
金融巨鱷索羅斯再度狙擊港股 反遭慘咬損失近百億元
-
品觀點│9月物價漲幅創8年半新高 中越下修經濟成長率│產經
更多發言
熱門
-
品觀點│為什麼《菸害防制法》修正案 卡卡卡 │健康
「醜嬪妃永遠等不到臨幸!」臉書社團『爆料公社』以反諷語氣形容
-
品觀點x幸福空間│電線走火5大原因一次介紹,教你如何預防居家火災危機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家用電器是引起居家火災的第一名,而又以電線走火佔的比例最高,小小一條電線,一不小心就可以引發巨大的意外
-
品觀點x幸福空間│東西愛亂丟,再棒的風格也會被破壞!3種風格,收納法大不同
要維持家的風格跟美感,好好收納是第一步驟,想想要是物品總是無法物歸原位、家裡常常亂成一團,再棒的風格也會被破壞。
-
品觀點|AZ第1劑久等了 第13期11/3起分流預約|疫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
品觀點|看到前人一生一作 激勵自己不能偷懶|藝術
畫壇談到王南雄,首先會說他是唯一拿到「四大獎」的台灣畫家;但到過王南雄家,則是驚艷他的收藏,北齊和北魏的佛像、汝窯、漢硯,都是連故宮都看不到的絕世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