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 首頁
  • >
  • 旅遊
  • >
  • 古墓園變綠公園 滬尾「湖南勇古蹟園」12/1起正式開放

古墓園變綠公園 滬尾「湖南勇古蹟園」12/1起正式開放

「滬尾湖南勇古墓」在2008年8月29日公告為市定古蹟後,淡水的地方人士一直希望能夠重現古蹟的歷史價值,終於在今年修復完成滬尾「湖南勇古蹟園」。修復過程中,除了有淡水在地里長支持修復工程推動外,還有在地議員多年協助墓地遷葬事宜及關心,可說是匯聚了在地的力量而成,古蹟園終於在8月完工,並將在12月1日起正式對外開放。

圖/「湖南勇古蹟園」將於今年12月1日起開放。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表示,滬尾湖南勇古蹟園位於新北市淡水區中正東路與竿蓁一街交叉口,園區內有清湖南兵勇古墓六座、觀音山石墓碑六方,碑首刻有「擢勝左營」字樣。擢勝營為清湖南勇營之一,因臺灣牡丹社事件,為籌辦海防由漳州鎮總兵孫開華所招募,計分五營,勇員約2,525人。提督孫開華於1884年滬尾之役戰勝法方,成為清法戰爭的抗法名將,因而使得擢勝營聲名耀然於史。

圖/「湖南勇古蹟園」為考古遺址現地保存,具有教育大眾的功能。

淡古再進一步說明,依內政部2004年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結果可知,此處為距今3500年以上的已知考古遺址「竿蓁林遺址」屬於臺灣北部的「訊塘埔文化」(4500-3500B.P.),甚至更早的「大坌坑文化」晚期(5000-4500B.P.),學者曾採集到粗砂陶、細砂陶及凹石等史前遺物,見證淡水地區長久以來的文化發展。

圖/湖南勇古蹟園」內有清湖南兵勇古墓六座、觀音山石墓碑六方。

淡古館長柏麗梅表示,滬尾湖南勇古墓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今年特別向文化部爭取「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歷史場域重現計畫」,進行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把考古遺址現地保存,日後考古復原歷史後具有教育大眾功能外,其腹地也擁有回饋社會大眾的使用潛力,讓文化與發展能併存,完整傳承給下一個世代。更詳細的介紹可上淡古官方網站查詢。

相關新聞

「新兩國論」嚴重危害兩岸和平 馬英九:年輕人都敢生孩子

摩洛哥6.8強震 逾2千人死亡!災區宛若人間煉獄

綠藉雙城論壇炒作軍機擾台? 學者籲蔡政府勿雙標

台積電在美廠進度落後 工人怪管理層外行!嗆「台灣人離開」

睽違三年 雙城論壇恢復實體會議 蔣萬安訪滬掀旋風

日本排放核汙水引眾怒 日人訝異「台灣政府沒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