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交織下的老靈魂 11月《新竹生活》推職人的百工技藝
再現新竹百年工藝風華!新竹市《新竹生活》雙月刊11月號以「百工技藝:時代交織下的老靈魂」封面故事,邀市民隨著螺鈿、蓪草、廟宇木雕及彩繪工藝師的腳步,認識新竹百年工藝傳承,在職人一刀一磨一捏一畫之間,探索老靈魂的生命姿態。工藝融合了藝術與生活,也與城市文化發展一脈相連,雖然隨著科技進步與生活型態的改變,傳統技藝日漸式微,仍有工藝師持續創作不懈,新竹多樣的傳統工藝才得以傳承保存。
圖/11月號《新竹生活》雙月刋封面、封底。
11月號《新竹生活》深入報導新竹工藝之美,已是新竹市無形文化資產的螺鈿工藝保存者張茂森、張茂欽、陳甫強仍堅持25道工序,在新竹推廣與保存螺鈿工藝;有「蓪草女兒」之稱的張秀美和最年輕的撩草師傅曾素香打算做到最後一刻,為了讓蓪草與當代接軌,文化局還為此舉辦蓪草產品設計徵件展,讓年輕世代對傳統技藝感興趣;在城隍廟作畫超過一甲子的傅栢村與在竹蓮寺修復木作工程的雕刻師蔡楊吉,為市民創造一個不只是懷舊感,而是現在及未來的信仰圖像。
圖/螺鈿作品上五彩的貝殼散發出細膩的光澤,高貴又典雅。
11月號《新竹生活》報導內容豐富多樣,新竹作為玻璃的故鄉,透過工藝的轉型與循環設計的介入,翻轉了被稱為夕陽產業的新竹玻璃。不僅如此,鴻梅文創志業董事長陳添順還為工藝品蓋了家,創辦了「或者工藝櫥窗」等,讓旅人們從生活中感受器皿的質地,而陳添順也會持續耕耘在地,實踐他的文創志業。而青年工藝師「敲敲金工」、「原來如此工作室」、「二隅工作室」的投入,使新竹吹起一股手作風。
圖/蓪草工藝師張秀美傳承著母親對蓪草的意念,持續投注於傳統技藝的保存。
11月的新竹,邀市民沉浸在古蹟兼具時代與工藝意義、坐落在護城河畔的兩棟市定古蹟,塵封了36年的新竹州圖書館,終於重新打開,正以《重啟 • 未來閱讀》開幕大展,引領民眾重新思考閱讀的意義;95歲的新竹市美術館現正展出《新竹擺態》,邀請藝術家從視覺、聽覺、觸覺探索新竹,期待呈現新竹人的百種微型故事。
圖/2020年金玻獎新秀獎得主鍾昀芳,以循環設計理念,將碎裂的手機螢幕玻璃創作成《碎碎平安》作品。
《新竹生活》雙月刊總共發行5000本,民眾可以在新竹市各藝文場館、市政府、文化局、圖書館群、新竹車站、新竹高鐵站及主要飯店等90餘處免費取得《新竹生活》;另也歡迎民眾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瀏覽月刊電子書,享受即時的閱讀體驗。